Home |  Elder Rights |  Health |  Pension Watch |  Rural Aging |  Armed Conflict |  Aging Watch at the UN  

  SEARCH SUBSCRIBE  
 

Mission  |  Contact Us  |  Internships  |    

        

 

 

 

 

 

 

 

 



中国:南京市老年人心理态度调查报告


中国江苏网,2007924


临近中秋国庆之际,古城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漾出浓郁的节日气氛,当年轻人们生机勃勃规划佳节长假之时,而另一个群体—老年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节日的呢?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广大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援助中心和南京义工网在本月中旬针对南京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覆盖了南京十个区,分别对九个社区的500多名年龄在5580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取问卷与谈话相结合的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我市老年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并对调查数据和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心理状态  

调查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都表示愿意参与社会工作,5570岁的老年人中约60﹪的人都参与了社团活动,其中有17﹪的人因身体原因很少或完全不参与,13﹪的人还在继续工作,主要是大学教援和研究人员,只有不到10﹪的人因个性原因或家务工作不愿外出。大部分人在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时都有很深的失落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抑郁心态,心情烦躁,男性较女性更为明显。有一位老人在交谈中说,刚退体时,每天还是按时起床,虽然不需要工作了,每天都要到单位去一次,走到楼下看看,好象完成了一桩心愿。过去的工作结束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很多老年人难以马上适应,尤其以往身居要职的一些人,这个时候就更沮丧了,觉得失去了以往的社会地位,别人忽视了自己的存在,甚至会心生愤怒。  

对于“目前生活中最大的因难”这一问题,处于不同经济状态的人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月收入在10001500元的被调查者当中,有近40﹪的人对经济状态不满意,其中一半是由于子女经济状态不佳,进而影响到父母的经济状况;月收入1500元以上近半数的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孤独感,子女都已成家,都忙于工作,平时很少有交流,有时逢年过节也难以吃个团圆饭。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也渐渐交往减少。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援助中心张纯主任指出,人进入老年阶段,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生活状态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反差,大部分老年人不再为生活困境所迫,更多的是精神情感的不满足,所以,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不只是物质的赡养,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调查表明,53﹪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这其中有40﹪的人对目前的家庭生活状况比较满意,还有21﹪人的是出于居住条件而与子女一同生活,10﹪的人表示家庭关系很不好,常与子女发生争吵。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很大程度是缓解了父母的孤独感,同时也为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家务,照顾小孩的事就自然而然落到了父母肩上,会使老人的生活充实起来。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援助中心赵耸婷博士研究发现:父母为子女承担家务,照顾小孩的同时,实际是与下一代建立了新的情感世界,必然减少与社会的接触,很少参与老年人社团活动,社会支持系统会越来越弱化,而等到几年后,孙子孙女长大后,会再次陷入孤独,而且感觉自己已经不被需要了,人老就没有用了,加之子女都有自己的的家庭工作,对老人疏忽,严重的还会有一死了之的念头。所以,赵耸婷博士提醒所有作子女的,不要把父母当做保姆,不要把全部的家务转移到老人身上,让老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尊重老人自己的爱好。  

当问及,中秋节是否能与子女团圆?26﹪的老年人回答,不能一起过,因子女在外地工作。35﹪的人回答,虽然子女都在南京及周边,但是由于其它原因依然不能团圆,27﹪人的明确表示肯定要全家团圆过中秋,其余人则回答不确定。中秋、国庆是我们中国人的二大节日,很多年轻人都会利用这个时机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外出,或者访友,但是请不要忘记家中的父母,此时,他们最大的期待就是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常回家看看,一个问候的电话就是他们最大的愉悦。  

二、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独居老人,其中近80﹪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经济上有人帮助”、“看病就医方便”。存在着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这部分老人基本是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认为,丧偶独居老人承爱着更大的孤独感,生活伴侣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老年伴侣则对人的生活和心理的意义更重大。人到暮年,社会活动也减少了很多,一切都将近尾声,加之健康原因,对于伴侣更为依赖,而丧偶独居老人精神情感需求处于缺乏状态,更容易产生老年人心理问题,是社会应多加关注的人群。  

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比较单调,只有少数人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娱乐项目。“空闲时如何度过”这一问题,半数以上的人选择看电视、看报、为子女照顾孩子、做家务;近20﹪的人选择下棋、钓鱼、外出散心;大多数人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会选择体育锻炼。老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相对弱化,这就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娱乐活动,而事实上他们的娱乐活动很单调,这就使得他们没有集体归属感,南京心理危机援助中心徐清照博士建议,社会应当对此做更多的投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是全社会都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老年人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与其现实生活问题及内心的孤独感联系着。养老问题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而其中内心的孤独感又成为老年人最大的心理困挠,这就必须要借助社会力量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对此,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研究表明,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靠的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经济收入和丧失原社会地位,常使老年人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情绪,所以社会要健全“老有所养”的保障机制,做子女的要孝敬老年人,从物质上保证老年人的生活所需。  

2.让父母老有所依。家庭是老年人依靠的主要场所。因此,和睦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关系是老年人拥有良好情绪的保证。所以做晚辈的更要满足老年人精神上的需要,要“常回家看看”。  

3.老年人要自得其乐。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学会适时释放不良情绪,解除压抑,减轻痛苦,使自己的心情好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走出家门,如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学学卫生保健、书画、电脑、健身舞,花草栽培、饲养鸟禽等。这种学习,对大脑和其他器官是一种激励、一种锻炼、一种潜能的焕发,可减缓人体机能的衰退,有利于身心健康。  

4.老年人要有所爱。老年人仍然要有爱。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有利于老年人维持规律的生活,保持愉悦的心境。老年夫妻仍然要相互尊重、理解、照顾、关心。对于丧偶老年人来说,再婚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应予以理解和支持。


More Information on World Elder Rights Issues 


Copyright © Global Action on Aging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