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巢老人 在家享受敬老院生活
記者 秦胜利
法制晚报﹐2005年3月3日
住敬老院环境陌生 雇保姆怕性格不合足不出户有人照顾---
在北京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出现了一个全新模式的敬老院,它就是"无围墙敬老院"。老人不必搬进敬老院过集体生活,而是在自己家里享受敬老院的服务,得到一种完全家庭化的照顾,它一出现,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区里一位老人无限感慨道:"人都有老的一天,经历了一生的风雨,都有许多难舍的情怀。惟有与自己相伴的家,是留给自己最后的回忆和安慰。推开家门看到熟悉的邻居,踏上天天行走的小路,那就是幸福。"
去敬老院 害怕陌生 雇用保姆 性格不合
在自己家过敬老院生活 不错
今早8时,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分头对30名老人家进行巡视。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李大妈家,李大妈年过8旬,远在国外的子女曾打算将她送到敬老院,老人却不愿到不熟悉的环境度过晚年。后来,子女为她请保姆,由于性格原因,几个保姆都服务时间不长就被辞退。加入社区"无围墙敬老院"后,她的生活都由敬老院照看,李大妈有了依靠,子女也放心了。
李大妈告诉工作人员,今天起床后头有些晕,浑身无力。工作人员立刻打电话通知社区卫生站,很快医务人员就赶到了,为她量血压,检查心脏。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王奶奶家,她告诉工作人员,中午想吃面条,工作人员记录下来。
老人们向工作人员提出各种服务要求,如修脚、搓澡、下楼散步、逛公园等,工作人员都一一记录,并告诉老人很快会安排人员上门服务。
空巢老人 四百多位 住在社区 感受温情
听说不出社区就能养老 报名
该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3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414人。老人由于习惯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不愿去敬老院,喜欢居家养老。可子女各自都有工作和家庭,就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家庭,这些老年人如何养老就成了社区关注的问题。
在2002年和2003年间,社区有十多名子女,将自己的父母送到或打算送到敬老院,都遭到老人的反对。今年70岁的王至仙说,她无子女,长期患病,先后跑了5家敬老院,没有一家适合自己。她也不愿离开社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她能感受到亲情。老人杜某曾被子女送到条件不错的敬老院。她说:"住在那就像住在旅馆,一想到要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到死就不寒而栗。"
"无围墙敬老院"受到老人的欢迎,周围社区的老人都要求加入。
靠志愿者 力量不够 成立组织 低偿服务
新模式引来中外参观者 称赞
据了解,汽南社区共有居民3000多户,8000多人,有社会单位60多家。长期以来,该社区在社区养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他们依靠社区卫生站、家政公司、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大量无偿或低偿服务,同时,他们还组织300多名社区志愿者,与老人结成"一助一"对子。
但仅凭志愿者不能支撑社区养老系统的运转,他们经过多方探讨,大胆提出将社区养老系统市场化、专业化,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分离,建立社区敬老院。难题很快就摆在社区干部面前,这个敬老院由谁建立,居委会不具备法人地位,不能办敬老院。最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将社区内60余家社会单位组织起来,共同组建了"社区建设协会",由"社区建设协会"办起全市第一家"无围墙敬老院"。
"社区建设协会"负责人王士良说,"无围墙敬老院"最大的特点是它不离开老人的家庭。他说,它与其他家政公司不同,它提供的服务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是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
记者了解到,社区"无围墙敬老院"在个别项目上是收费的,如服务员到老人家中做保姆等要适当收费,但它最大限度地提供低偿服务。
社区"无围墙敬老院"自2004年8月建立以来,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很多专门研究养老的学者专程来社区,共同探讨敬老院的发展方向。日本名古屋市的研究人员参观后写出研究报告,并赞扬这种养老形式。
专家解读 养老新路 符合国情 值得推广
更需要全社区参与 出力
今天上午9时,就"无围墙敬老院"这一新现象,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研究会秘书长张仙桥教授。
张教授认为,"无围墙敬老院"是结构养老(敬老院或福利院)与传统居家养老的结合,具有一定创新,符合中国国情,为老年人养老增添了新模式,值得推广。
张教授称,"无围墙敬老院"需要全社区的居民共同参与,也不排斥结构养老。随着中国老年社会的到来,适合中国人养老的方式将会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采纳。
外国人养老 三个"关键词"
保险金、养老院、老年公寓
在国外,由于社会和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凭借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住进养老院或福利院。
比如美国老年人和儿女生活相对独立,法律也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很多老人年轻时就为养老做准备,20世纪3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使养老问题更加社会化。
再比如丹麦,提倡老年人住到公寓中,每一套公寓都是独立的,有起居室、书房和卧室。还有公共洗衣室、健身房等,使老年人有进行交流和锻炼的机会,以便减少孤独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