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lder Rights |  Health |  Pension Watch |  Rural Aging |  Armed Conflict |  Aging Watch at the UN | Videos   

  SEARCH SUBSCRIBE  
 

Mission  |  Contact Us  |  Internships  |    

        

 

 

 

 

 

 

 

 



居 家养老初获成效 仍面临投入不足设施偏少问题


瞭望


  2012年02月 13日

  中国

 

“平时我一个人在家,如果身体不舒服就按 一下‘红按钮’,不到5分钟,社区的应急队员就来帮忙了”,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 18号街坊的77岁空巢老人邓桂兰,指着桌上“12349”便民服务热线电话机上的红色“一键通” 按钮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年前在昆都仑区看到,许多空巢老人家里装有这样的电话机。他们遇到危险时按下 “红按钮”,服务中心人员便可听到老人发出的 声音,迅速转呼120急救中心,同时自动向老人亲属发送急救短信,还能实现多方通话、协调指挥救助。昆都仑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文秀介绍道,便民服务热线网络 平台存有每位老人的全部个人资料、病史记录、子女和亲戚电话等信息,老人发生紧急情况,可及时得到 救治。

近年来,针对老龄化社会趋势凸显、“空巢 老人”日益增多的现实,我国一些省区市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新形式,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一些地区也 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偏少、专业服务人员匮乏等问题。

多 样化养老服务

除了提供“红按钮”、“爱心门铃”、“电 子保姆”等紧急呼救设备之外,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还针对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设计和提供了多种服 务。 比如,根据独居空巢老人自我料理能力较差的现实,内蒙古、山东、宁夏、陕西等地,2011年以来相继推出“政府补贴服务”居家养老新形式。

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18号街坊81岁的 宋淑珍老人乐呵呵地说:“‘服务券’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四五年没有收拾的厨房,几天前只用了 10元 “服务券”便被服务人员清理得干干净净。2010年10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政策,每月为70岁以上“三无”、高龄和特殊群体老人按人 均6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服务券。老人持券可随时电话呼叫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医疗康复护理、陪医配 药、洗衣做饭等各种“消费”。而服务者均为无业困难人员, 他们在为老人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解决自己无经济来源的问题。

在全国“关注空巢老人爱心行动”引领下, 本刊记者走访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建设了多种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其中,包头市昆都仑区利用社 区老 年活动室和志愿服务室,建立了83个带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每站配置两名政府出资雇用的“4050”服务人员,为600多名低收入困难空巢老 人提供无偿服务。

西安市灞桥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面向老 人们开设了“小饭桌”,每位只需5元钱便能吃到可口饭菜。

受访专家认为,“政府补贴”性的居家养老 方式,往往整合了餐饮、医疗、商业、家政、服务等公共资源,不仅可为空巢老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 务、 减轻子女的负担,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岗位,也节省了城市建设空间,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也是破解养老难题的根本出路。

“白天社区玩、晚上家里睡”

本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受传统思想、老 人“恋家”情结,以及目前的养老机构层次普遍较低等因素影响,很多老人不愿去养老院。宁夏老龄委对 3128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92.6%的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有些省份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98%。

“政府应该为‘三无’、鳏寡和困难家庭的 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和补贴,但不可能对所有居家老人大包大揽。”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说,我国最终还得靠 发展 养老产业、培育老年服务市场,引导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才能既满足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又使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目前,一些地方对此已 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推行了“新型社区居 家养老机构”模式——以小区为轴心,由个人投资,利用出租房在小区建立中小型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 供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这样,老年人就可以不出社区就近养老, 子女也可以就近看望。”槐荫区老龄办主任邵华斌说,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资源+养老机构资源+社 会资 源”。目前,槐荫区已试行了两家具有这些功能的老年连锁公寓,共有床位156张、服务人员28名,已入住134人,深得老人们的好评。

针对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体,内蒙 古、天津、山东、青海等地选择在社区里兴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些场所均设有老年活动用房,内有 棋牌 室、阅览室、健身房、台球室等活动场所,并向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和上门照料等服务;只要能够行动的老人,都可以在这些场所享受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可以 吃饭、饮茶、午休、做按摩护理,“白天社区玩、晚上家里睡”。

本刊记者在宁夏银川市荣锦苑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中心看到,写着“替儿女尽孝,帮父母益寿”的牌子挂在入口处。服务中心有近1400平方米的活 动场 地,设有兴趣小组室、文化娱乐室、棋牌室、理疗保健室等。分别由医疗保健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文化服务三个服务组的专职人员负责。

社区居民王荷菊儿女都在陕西、甘肃的石油 企业上班,是典型的“空巢老人”。每天到服务中心和老伙伴们一起打门球是她最高兴的事。进入冬季天 气转 冷,王荷菊的老寒腿经常犯病酸疼,现在腿脚一不舒服,她就到服务中心的日间照料室做做理疗。这里专门配备的理疗床上铺着赭石温灸床垫。“躺上热乎乎的,腿 脚也舒服些。还能和老姐妹们聊聊天,打发时间。”她说,日间照料室非常方便,平常想做饭了,自己做 点吃的,不想做了就到“老饭桌”吃,“这可解决了大问 题”。

广泛探索养老模式

国务院新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 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要基本覆盖100%城市 社区 和50%以上农村社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推进社区综合服 务设施增强养老服务功能,使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

回顾近年来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径可 以发现,一些地方正在按照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日间照料和公寓性养老为外延的思路,构 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但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不够多样、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问题也在各地不同 程度地存在。

对于投入难题,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王刚义建议,地方政府应将“居家养老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通过发放老年福利彩票的方式实现社 会化 募集资金;社区层面可以接受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捐赠,也可以出租社区闲置的房产资源用作公共基金;此外可让老年人以房产作抵押,在世时享受免费养 护、去世后由社区收回其房产变卖,“以房养老”;还可以邀请成功人士赞助,多渠道筹集服务资金。

针对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的问题,受访专家认 为现在的护工大多是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素质、技能偏低,且队伍难以稳定。而且,他们大 多是 帮助老年人做家务和一些简单护理,而老年人更渴望的是情感方面的慰藉、精神健康方面的沟通,但这又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专家建议借鉴国外“义工”制 度——社区为中青年志愿者和学生活动提供平台,为每个志愿者建立档案,作为他们以后升学、奖励等方 面的依据;提倡街道建立以社会援助为主要内容、为困难老 人提供公益服务的机制,组成志愿者队伍;高校开设相应的老年学专业,地方民政部门从高校招录专业服务人员,以培养从事老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 说,对于居家养老,政府在加大投入为老年人兴建社区健身活动场所的基础上,还应重点建设护理型的养 老机 构,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进一步完善老年家庭的扶持政策,完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比如对老年家庭进行楼梯、门槛等“无障碍改造”,建设老年宜居家庭 环境;建设代际亲情住宅,鼓励老年人跟子女、孙子临近居住。同时,也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 围;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引导新一代老年人积极面对社会、 面对未来,建立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充实。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应构建起应 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加以统筹安 排,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More Information on World Elder Rights Issues


Copyright © Global Action on Aging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